茶之华:千年前的喝茶美学

煮茶前,将炙过的小茶饼碾一碾,再用罗纱过筛取茶末。煮茶要讲究水的热度与投入茶末的时间点。当水底升起如鱼目的水泡时是初沸了,掌握初沸时机在水中加盐调味,等见到茶铛或茶铫缘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,这就是二沸了,这时从中取出水一瓢备用,然后用竹从热水中心搅拌出漩涡状,一面将茶末从中心顷入,状若飞马奔腾,溅沫飞出时快倒入刚刚取出的那瓢水止沸,然后略略等待孕育出茶的精华。在三沸之前就要把茶分到碗中,分茶时讲究均分“茶之华”。浮在茶汤上头的饽、沫、花都是茶之华--厚沫叫“饽”,薄的叫“沫”,轻沫称“花”。饮茶时,先欣赏这茶汤面上的饽、沫、花。读者们联想一下今人的“拉花”咖啡,我们的先人在千年前喝茶时就有高度的喝茶美学了。
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
三国时东吴的第四位皇帝孙皓爱举行飨宴,留下了一则“以茶代酒”的记录,《三国志·吴书》说孙皓一开宴就是一整天,与宴之人喝酒要达七升,其中臣子韦曜不胜酒力,仅仅能饮二升,所以孙皓有时“密赐茶荈以当酒”。可见三国时人就懂“饮茶”了,但是还未能见到当时留下的详细饮茶法。
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
神农《食经》说:“茶茗宜久服,令人有力悦志。”最早的茶被视为药材。《茶经》说: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肢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”茶本作“荼”,茶古来有许多种称呼 ,陆羽《茶经》说茶名:“一曰茶,二曰槚,三曰蔎,四曰茗,五曰荈。”茶可药、可饮,茶可助修行、也助会宴之兴。
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
茶的作法、饮法,在唐、宋、明几代都留下了茶史上重要的里程碑。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提倡煮茶,煮茶成了唐朝主要的饮茶方法。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的《萧翼赚兰亭图》中,就有唐人煮茶的场景,此画因而被视为中华民族最早的丹青茶画,也是了解唐代茶文化很宝贵的文献。
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唐朝茶画分享 希望喜欢

从这些唐代的茶画中,可以看到中华饮茶文化在唐代兴盛的情境之一斑,这种盛况,绝对冠盖他邦,并且将延续后代,情采芬芳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tgcxw.com/cyzs/4284.html

(5)
上一篇
下一篇

相关推荐

  • 六大茶山高端熟茶:高枕无忧、99御赏、茶三生

    过去,在熟茶工艺不够成熟的时候,很多人对于熟茶有些偏见,认为好的原料唯有被制作成生茶时才有价值。随着熟茶制作工艺的不断提高,熟茶已经从简单意义上的好喝,逐渐发展为

    小K
    2022-11-20 17:18:20
    24 0 0
  • 茶叶初制:萎凋、杀青、揉捻、变色、干燥的工艺流程

    茶叶初制从萎凋开始到干燥结束,中间有杀青、揉捻(揉切)、变色(发酵、闷黄、渥堆)等共5种制茶工序。前一段是在酶促氧化的条件下“改形变质”;后一段是非酶促氧化的条件下“改形

    小K
    2022-11-20 17:17:52
    24 0 0
  • 张树昌:庐山云雾茶

    芷韵说茶张树昌:关注我,让你从茶叶小白快速成长为懂茶高手!庐山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,属于条形炒青绿茶,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地区。巍峨峻奇的庐山,自古就有

    小K
    2022-11-20 16:47:16
    24 0 0
  • 邦崴:世界上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古茶树

    邦崴,位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部,澜沧富东乡邦崴村。地处澜沧双江、景谷三县交界的澜沧江畔。清末,邦崴就是当时生产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,是重要产茶之地。在海拔1

    小K
    2022-11-20 16:15:44
    24 0 0
  • 松阳:铁腕开展秸秆禁烧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.01%

    松阳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县,境内茶园面积广阔,每年单单修剪下来的茶叶枝条就数以万吨。茶叶修剪下来的枝条秸秆处理难,之前大多数农民选择露天焚烧方式烧灰还田,对大气污染

    小K
    2022-11-20 15:45:26
    24 0 0
  • 研究发现:每天喝两杯或更多杯红茶,全因死亡风险会降低

    来源: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】8月30日,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《内科医学年鉴》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:每天喝两杯或更多杯红茶,其全因死亡风险会降低,对寿命延

    小K
    2022-11-20 15:44:37
    24 0 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