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茶过后,武夷岩茶的焙火技术有哪些?

春茶过后,临近中秋,正是岩茶大量上市的时候,也是制茶人精制炭焙的时间。

直到目前为止,中高档武夷岩茶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古法炭焙技术,就目前各大茶种的焙火技术而言,确实还没有哪种茶的焙火技术能超过武夷山的武夷岩茶。

古人云:“茶为君,火为臣”,说明火功与茶叶品质的密切相关,好的茶叶原料要有好的烘焙技术,才能做出高品质的成品茶,而岩韵也需通过炭焙得以体现。许多人刚接触到炭焙岩茶,就觉得有一股特有的炭火味,很多人不适应,等到真正爱上岩茶,却爱上了这股特有的炭火味,皆因为这种炭火味表现得富有生气与活性。一泡好的岩茶,先是从幽长或锐细的茶香,再到醇厚滋味中体会到岩韵而让人迷醉。精制程序的炭焙加工工艺是武夷岩茶的独特工艺,也因此独特的制作工艺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炭焙:

炭焙,顾名思义,指利用烧红的上等好炭盖上灰焙茶。炭焙的时候通过温度的变化,影响水分蒸发,进而引起茶叶滋味物质和芳香物质的氧化、异构、熟化、后熟等变化。在热力的作用下,能够形成岩茶十分特殊的香气化合物,并进一步影响滋味、汤色、叶底等。炭焙时,焙笼中的茶叶温度约在120度上下。

炭焙是一道不简单的工艺,包含如下几个步骤:

一、走水焙:“走水焙”是初焙,最传统的工艺是这样的:前期需猛火除去茶叶表面的水分和杂异味,增强茶味。为了让茶叶中遗留的微量水分快速挥发掉,火力可调到烫手的程度,茶叶的温度超过100多度。每隔二三十分钟,师傅需要翻动茶叶一次,俗称“翻焙”,经“走水焙”后的茶叶,色泽转为绿褐,青味基本消除,条索越发紧结了,水汽已经除去,降低茶叶含水量,稳固茶叶品质,便于保存,“走水焙”完美的茶(轻火)也可以直接上市销售。

二、吃火:这个焙茶环节,必须要通过足够的火力,让茶充分吃透火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把茶焙透了”。吃火后的茶叶底大多起蛤蟆皮,叶色由绿全部转为暗绿,而且必须全部均匀的转色,焙茶温度很高,焙芯一般120度上下,焙时长约8小时至15小时。

三、炖火:即低温慢烘,是武夷岩茶传统制法的重要工艺。岩茶经过低温久烘,促进了茶叶内含物的转化,同时以火调香,以火调味,使香气、滋味进一步提高,达到熟化香气、增进汤色、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。炖火的高超技术,为武夷岩茶所特有。炖火过程在掌握“低温慢炖”的前提下,必须根据原料的等级、品种、做青程度、产地等“看茶焙茶”,灵活掌握炖火温度、时间、摊叶厚度来控制火功,才能把茶叶最好最饱满的滋味都呈现在茶汤里,让汤水有质感,让每一泡茶汤都呈现出活甘清香的不同变化。炖火的火温,传统的方法是用手背靠在焙笼外侧,有一定的热手感即为适度,或用眼睛距焙笼内的茶叶20厘米处利用火温对视觉的冲击来把握温度,现在随着科技发展,测温度的有红外线测温器、插针测温器等准确度高的仪器了。武夷岩茶在焙至足火时,观其茶叶表面,会呈现宝色、油润,闻干茶具有特有的“花果香”“焦糖香”,为理想之茶。炖火后置于仓库退火1至3个月后可上市销售。

四、补火:茶叶存放一段时间后,由于茶叶吸收了外界水分,条索内部生化反应产生返味青,香气减弱、口感下降,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,此时茶叶需要复焙,这次的复焙叫“补火”,补火温度较低,主要去除茶条吸收的水分,提升茶香并稍微醇化滋味。

武夷炭焙的故事,有如每天杯子中飘逸出的茶香一样,沁人肺腑。我们应当记住炭火、打焙、盖灰、焙笼、翻焙、炭焙茶、炭香这样一些自古流传的名词;应当记住焙茶师傅在焙茶间接受炙烤汗流浃背留下的印记;记住我们今天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热门话题: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茶中的炭香更多需要从武夷岩茶当中去寻找。我们应当珍爱这些植根于武夷山茶乡土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才能喝出茶的历史、茶的真味。

作者:□徐茂兴

 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tgcxw.com/kx/31511.html

(5)
上一篇
下一篇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